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二环西路

从手工到自动化:超意兴快餐如何用百年招牌每天卖出 5 万块把子肉?
对于一家百年老字号而言,要想在市场大环境中持续保持吸引力,往往需要兼顾传统风味与现代管理。超意兴快餐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:日均 30 万单的业务量背后,既是把子肉这一核心产品的韧性,也体现了老字号在供应链与品牌运营上的多次迭代。
企业基础:百年历史+百姓口碑
1912 年,张书翰在济南成立“正泰恒合计”,经营肉食米饭。到 1993 年,第四代传人张超创立“超意兴”品牌,主打“大米干饭把子肉”。长久以来,凭借亲民价格、稳定口感,超意兴已经成为山东地区家喻户晓的快餐选择。
供应链升级:中央厨房的多次迭代
1. 早期手工环节:从切肉到卤制,全靠师傅的经验;
2. 第四代中央厨房:大规模引进德国定制设备,实现切制、煮制、炸制等工序自动化;
3. 新一代共享型中央厨房:占地 50 亩、多层多功能,计划为超意兴及其他餐饮品牌提供从采购到加工、仓储、物流的一体化服务。
品牌多元化:从把子肉到多品牌矩阵
• 主力品牌:超意兴快餐门店数量达 400+,日均客流超过 30 万;
• 延伸品牌:如主攻年轻消费群体的“可立餐”,与把子肉互补的“正泰恒合记面馆”等;
• 团餐事业部:面向企事业单位食堂供餐,扩大市场份额与影响力。
老字号新动力:数字化与创新
根据山东省商务厅报告,老字号品牌在形象与创新方面常面临不足。对此,超意兴的第五代传承人张靖之选择与互联网结合,如探索把子肉礼盒和线上销售,将老字号产品扩展为地域伴手礼,更好地融入互联网+时代的消费新需求。
展望:让老字号走向全国
“我们不只满足于山东市场。”张靖之表示,未来计划让把子肉“走出济南,走向全国”,在产品包装、渠道铺设等方面发力,并邀请更多年轻餐饮团队加入。这个思路与当前老字号“拥抱资本、谋求上市”的方向高度契合。随着 5G、数字化营销等趋势不断升温,中式快餐的“老品牌”可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大放异彩。